勤
勤字的筆畫:13畫;
qín
ㄑ〡ㄣˊ
〔《廣韻》巨斤切,平欣,群。〕
“廑”的今字。
1.盡力多做,不斷地做。
《書·周官》:“爾卿士,功崇惟誌,業廣惟勤。”
唐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業精於勤荒於嬉,行成於思毀於隨。”
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考索·動》:“凡事勤則成,嬾則敗。”
夏衍《〈學人談治學〉代序》:“治學有沒有訣竅?那麽我想,勤和恒就是最基本的訣竅。”
2.為某人某事盡力;幫助。
《書·武成》:“至於大王,肇基王跡,王季其勤王家。”
《左傳·僖公三年》:“楚人伐鄭,鄭伯欲成,孔叔不可。曰:‘齊方勤我,棄德不祥。’”
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秦人勤我矣。”
3.忙於;致力於。
《左傳·僖公九年》:“君務靖亂,無勤於行。”
《新唐書·裴矩傳》:“矩知帝勤遠略,乃訪諸商胡國俗、山川險易,撰《西域圖記》三篇。”
4.勞倦;辛苦。
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勤而無所,必有悖心。”
唐王建《賽神曲》:“新婦上酒勿辭勤,使爾舅姑無所苦。”
明何大復《渡瀘賦》:“感逆旅之長勤,懷古人而增憂。”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六:“而知刺虎持鷸,功在乘時,固不在勤天下之力以求之也。”
5.憂慮;愁苦。
《穀梁傳·莊公二十九年》:“古之君人者,必時視民之所勤:民勤於力,則功築罕;民勤於財,則貢賦少;民勤於食,則百事廢矣。”
漢揚雄《法言·修身》:“聖人樂天知命。樂天則不勤,知命則不憂。”
唐李德裕《次柳氏舊聞》:“臣嘗欲上言,太子不許。雲:‘無以勤上念。’”
6.慰問;勞勉。
《書·康誥》:“周公鹹勤,乃洪大誥治。”
孔傳:“周公皆勞勉五服之人。”
《詩·小雅·采薇序》:“《出車》以勞還,《杕杜》以勤歸。”
漢揚雄《羽獵賦》:“加勞三皇,勖勤五帝,不亦至乎!”唐韓愈《送楊支使序》:“夫樂道人之善,以勤其歸者,乃吾之心也。”
7.惜。
《詩·豳風·鴟鴞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閔斯。”
孔穎達疏引王肅雲:“勤,惜也。”
8.謂心情急切,殷切。
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民之於利甚勤。”
《詩·召南·江有汜序》:“勤而無怨,嫡能悔過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勤者,心企望之。”
唐韓愈《答渝州李使君書》:“欽想所為,益深勤企。”
宋歐陽修《與韓忠獻王書》:“某以病目,艱於執筆,稍闕拜問。其為傾向之勤,則未始少怠也。”
9.窮盡;枯竭。
《老子》:“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。”
《文子·上仁》:“力勤財盡,有旦無暮。”
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旋縣而不可究,纖微而不可勤。”
高誘註:“勤,盡也。”按,縣,當作“綿”。
10.次數多;經常。
唐韓愈《木芙蓉》詩:“願得勤來看,無令便逐風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七回:“為甚麽他一天到晚,煙隻管吃得最勤,卻也吃得最省。”
楊朔《三千裏江山》頭:“秋季雨水勤,飄飄灑灑的,凈連陰天。”
11.勤務。如:內勤;外勤。
12.在規定時間內的工作或勞動。如:出勤;缺勤;考勤;執勤。
13.姓。
春秋魯有大夫勤成。見《通誌·氏族五》。
阅读:234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