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閷

閷字的筆畫:16畫;

I

shā

ㄕㄚ

〔《廣韻》所八切,入黠,生。〕

殺死。

《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》:“凡攫閷援簭之類,必深其爪,出其目,作其鱗之而”賈公彥疏:“雲攫閷者,攫著則殺之。”

II

shài

ㄕㄞˋ

〔《廣韻》所拜切,去怪,生。〕

1.削減;衰減。

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凡為防,廣與崇方,其閷參分去一。”

鄭玄註:“閷者,薄其上。”

《金史·輿服誌上》:“皇帝輅自頂至地高一丈七尺,今閷四分之一,為一丈三尺二寸,修廣之閷亦如之。”

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四九:“牘尾但書臣向校,頭銜不稱閷其詞。”

2.指弓的角與柎相接之處。

《周禮·考工記·弓人》:“為柎而發,必動於閷。”

鄭玄註:“閷,接中。”

孫詒讓正義引戴震曰:“言因柎以致傷動者,其病必在角柎相接之處。”

3.兇神。

清範寅《越諺》卷中:“閷神,人死必如期至,犯之輒死。有雌閷、雄閷之說。”

阅读:1147

●閷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