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
粗字的筆畫:11畫;
cū
ㄘㄨ
〔《廣韻》徂古切,上姥,從。〕
〔《集韻》聰徂切,平模,清。〕
1.糙米;粗糧。
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吾食也執粗而不臧。”
2.粗糙;粗劣。
《西遊記》第九回:“草履麻絛粗布被,心寬強似著羅衣。”
丁玲《母親》三:“每一間大約有五六張床,桌子板凳都有,就是粗得很。”
3.猶大。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夏之月﹞其器高以粗。”
鄭玄註:“粗,猶大也。器高大者,象物盛長。”豫劇《捲席筒》第十一場:“俺哥是從京裏來的,官可粗啦!”
4.條形物的橫剖面較大,與細相對。
唐皮日休《新秋即事》詩之二:“秋期淨掃雲根瘦,山信迴緘乳管粗。”
前蜀貫休《送僧入石霜》詩:“撩舍新羅瘦,爐煙榾柮粗。”
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摺:“老夫人手執著棍兒摩娑看,粗麻線怎透得針關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六回:“憑他怎樣,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!”茅盾《小巫》:“﹝老爺﹞臉上的紅筋爆起,有小指頭那麽粗。”
5.粗疏;粗略。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故愚者之言,芴然而粗。”
楊倞註:“粗,疏略也。”
漢司馬相如《難蜀父老》:“余之行急,其詳不可得聞已,請為大夫粗陳其略。”
宋王安石《惜日》詩:“小者傳吾粗,大能傳奧幽。”
6.略微。
《北史·魏廢太子恂傳》:“乃廢(太子恂)為庶人,置之河陽,服食所供,粗免飢寒而已。”
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屈支國》:“文字取則印度,粗有改變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佃戶曹自立,粗識字,不能多也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九回:“諸事粗定,他老夫妻才各各出門,進城謝客。”
7.粗笨;粗野。
《北史·李元忠傳》:“元忠曰:‘非英雄也。
高乾邕兄弟曾來未?’是時,高乾邕已見,神武(高歡)因紿曰:‘從叔輩粗,何肯來?’元忠曰:‘雖粗,並解事。’”清李漁《意中緣·悟詐》:“兄弟,好好對他講,不要動粗。”
曹禺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我問你,你剛才為什麽偏要看那個女人?有什麽美?又粗,又胖,又俗氣,又沒有一點教育。”
阅读:309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