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錢
(腳錢,腳錢)
1.搬運費的舊稱。
唐元稹《為河南府百姓訴車狀》:“河南府應供行營般糧草等車,準敕糧料司牒共顧四千三十五乘,每乘每裏腳錢三十五文。”
宋蘇軾《論綱梢欠折利害狀》:“蓋祖宗以來,通許綱運攬載物貨,既免征稅,而腳錢又輕,故物貨通流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這兩箇騾夫再不說他閒下一頭騾子,他還是不住的左支腳錢,右討酒錢。”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腳夫拿了腳錢走了,林道靜也微微躊躇地走上了學校門外的石臺階。”
2.舊時給送來禮物等的人的賞錢。
宋周遵道《豹隱紀談》:“吳門風俗,多重至節,謂曰肥冬瘦年,互送節物。寓官顏侍郎度有詩曰:‘至節家家講物儀,迎來送去費心機,腳錢盡處渾閒事,原物多時卻再歸。’”
阅读:12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