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淑

淑字的筆畫:11畫;

shū

ㄕㄨ

〔《廣韻》殊六切,入屋,禪。〕

1.清湛。

《說文·水部》:“淑,清湛也。”

2.善;善良。

《公羊傳·莊公十二年》:“甚矣,魯侯之淑,魯侯之美也!”

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其為人也,展而不信,愛而不仁,詐而不智,毅而不勇,直而不衷,周而不淑。”

韋昭註:“淑,善也。”
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封禪文〉》:“罔若淑而不昌,疇逆失而能存。”

李善註引應劭曰:“淑,善也。”

郭沫若《戰聲集·悼聶耳》:“問海神你如何不淑,為我輩奪去了斯人!”

3.舊時亦指婦女貞靜柔善。

宋王安石《虞美人》詞:“態濃竟遠淑且真,同輦隨君侍君側。”

明楊慎《升庵經說·窈窕淑女》:“淑,貞靜之德也。

鄭玄箋:幽閒深宮貞專之善女。正義曰:淑女以為善稱,則窈窕宜為居處……窈窕言其居,貞專言其德。今解者混之,遂以窈窕為德,誤矣。”參見“淑女”。

4.美;美好。參見“淑離”、“淑貌”。

5.吉祥;幸運。

《禮記·雜記上》:“寡居使某,如何不淑。”

鄭玄註:“淑,善也。如何不善,言君痛之甚,使某弔。”

陳澔集說:“如何不淑,慰問之辭,言何為而罹此兇禍也。”

南朝齊謝朓《和王著作八公山》:“平生仰令圖,籲嗟命不淑。”

金王若虛《進士彭子升墓誌》:“君子謂其宜享大任,如何不淑至斯極也。”參見“淑禎”、“淑祥”。

6.改善;修善。
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仁義法》:“昔者晉靈公殺膳宰以淑飲食,彈大夫以娛其意,非不厚自愛也;然而不得為淑人者,不愛人也。”

《宋史·理宗紀三》:“﹝淳祐十一年﹞十二月戊辰,詔以八事訓飭在廷,曰肅綱紀,用正人,救楮幣,固邊陲,清吏道,淑士氣,定軍制,結人心。”

元劉祁《歸潛誌》卷十三:“以為君子惟欲淑諸人,有奇書,當與朋友共之。”

太平天國洪秀全《原道救世歌》:“自古善正無異德,祇將正道淑其身。”

7.指天氣溫和。

8.通“叔”。拾取;獲益。

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予未得為孔子徒也,予私淑諸人也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淑,借為‘叔’,《說文》:‘叔,取也。’”參見“淑艾”。參閱《孟子·盡心上》焦循正義。

9.通“寂”。參見“淑湫”。

10.姓。

前燕有揚威將軍淑虞。見宋鄧名世《古今姓氏書辨證·屋韻》。

阅读:2347

●淑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