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刻
(刻,刻)
1.刻毒。
《唐·崔器》:“器性刻,忍寡恩。”
宋邵伯《前》卷一:“世王(普)人刻,其用事,以睚中人甚多。”
《明史·珝》:“三人,安(安)狡,吉(吉)刻,珝稍,喜,人目狂躁。”
清昭槤《亭·湖北》:“(沅)性迂,不以公事;福(福)天刻,苞苴;(望之)摘人瑕疵,使下囊解橐以,然得免。”
2.或文字刻成凹形。
郭沫若《中史稿》第三第五章第三:“在些石刻像,孝堂山石室的像是刻的,直接用出;武梁祠是刻的,是平面的浮。”
陶《登雁塔》:“最下一四面拱的楣上都有石刻,我以最值得看。刻的是佛故事,人物和背景全用刻。”
阅读:124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