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色天香
【拼音】:guó sè tiān xiāng
【解釋】: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。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。
【示例】:於那娉婷嫵媚之中,無不帶著一團書卷秀氣,雖非~,卻是斌斌儒雅。 ★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六十六回
【近義詞】:沈魚落雁、羞花閉月
【反義詞】:其貌不揚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女性的美麗
【英文】:national beauty and heavenly fragrance
【成語故事】:唐朝時期,唐文宗李昂在程修己的陪同下到禦花園裏賞花,園內百花齊放,姹紫嫣紅,爭奇鬥艷。文宗十分欣賞牡丹花王,就問程修己都城傳唱的牡丹詩。程修己回答說中書舍人李正封的詩:“天香夜染衣,國色朝酣酒。”文宗贊嘆不已
唐李濬《松窗雜錄》:“上(唐文宗)頗好詩,因問脩己曰:‘今京邑傳唱牡丹花詩,誰為首出?’脩己對曰:‘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:天香夜染衣,國色朝酣酒。’”本指牡丹花香色不凡。後多用以形容女子之美。
宋範成大《與至先兄遊諸園看牡丹三日行遍》詩:“欲知國色天香句,須是倚闌燒燭看。”
明汪道昆《洛水悲》:“你每凡胎肉眼,怎得見國色天香。你看那女子,翩若驚鴻,婉若遊龍,榮曜秋菊,華茂春松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沈百寶箱》:“值十娘梳洗方畢,纖纖玉手,揭起舟傍短簾,自潑盂中殘水,粉容微露,卻被孫富窺見了,果是國色天香。”
阅读:18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