傴僂

ok8.org > 詞典 > 傴僂

(傴僂,傴僂)

1.特指脊梁彎曲,駝背。

《舊唐書·吳兢傳》:“兢雖衰耗,猶希史職,而行步傴僂,李林甫以其年老不用。”

清劉大櫆《遊黃山記》:“峰銳而小,立石如老人傴僂之狀。”

豐子愷《緣緣堂隨筆·東京某晚的事》:“忽然從橫路裏轉出一個傴僂的老太婆來,她兩手搬著一塊大東西。”

2.恭敬貌。

漢賈誼《新書·官人》:“柔色傴僂,唯諛之行,唯言之聽,以睚眥之間事君者,廝役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張酺傳》:“公其傴僂,勿露所敕。”

李賢註:“傴僂,言恭敬從命也。”

唐韓愈《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》詩:“升階傴僂薦脯酒,欲以菲薄明其衷。”

魯迅《三閑集·路》:“文藝家的眼光要超時代,所以到否雖不可知,也須先行擁篲清道,或者傴僂奉迎。”

3.俯身。

唐施肩吾《誚山中叟》詩:“天陰傴僂帶嗽行,猶向巖前種松子。”

宋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前者呼,後者應,傴僂提攜,往來不絕者,滁人遊也。”

清袁枚《新齊諧·僵屍貪財受累》:“王趁其傴僂時,儘力推之。”

阅读:1290

●傴僂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