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口而出
【成語】:脫口而出
【拼音】:tuō kǒu ér chū
【解釋】:不經考慮,隨口說出。形容說話不慎重。也形容才思敏捷,可以對答如流。
【出處】: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八回:“雖然不至於通部滾瓜爛熟,大約一部之中,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裏,不然怎麽能夠脫口而出呢?”
【示例】:我曉得你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,但也不可不拘什麽話便~。 ★清·吳趼人《瞎編奇聞》第一回
【反義詞】:守口如瓶、一言不發
【英文】:slip of the lip
【日文】:思(おも)わず口(くち)から出(で)る,考(かんが)えずにものを言(い)う
【德文】:mit etwas herausplatzen
(脫口而出,脫口而出)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十:“詩往往有畸士賤工,脫口而出者。”
沙汀《淘金記》三:“‘挖金子是冒險呀!’白醬丹脫口而出地說。”
余易木《初戀的回聲》十:“‘死了?!’楊蕓脫口而出,暗暗一驚。”
阅读:141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