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支右絀
【成語】:左支右絀
【拼音】:zuǒ zhī yòu chù
【解釋】:支:支持;絀:屈曲,引伸為不足。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,左手支持,右手屈曲。指力量不足,應付了這方面,那方面又出了問題。
【出處】:《戰國策·西周策》:“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”
【示例】:兩路夾攻,殺得冷軍~,隻好棄甲曳兵,敗陣下去。 ★蔡東藩、許厪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二十八回
【近義詞】:捉襟見肘、挖肉補瘡、東扶西倒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窮於應付
【英文】: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cover the expenses
(左支右絀,左支右絀)
1.語本《戰國策·西周策》:“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”原指射箭時左臂撐弓,右臂彎曲扣箭。
《史記·周本紀》引作“支左詘右。”後轉為“左支右絀”。指財力或能力不足,窮於應付。
明陳子龍《議財用》:“及先帝時格外措遼餉,歲四五百萬……餉不為少矣,而左支右絀,以至今日。”
2.形容言語或文字由於理虧而窮於掩蓋。
魯迅《南腔北調集·答楊村人先生公開信的公開信》:“不過因為急促的變化,苦心的躲閃,弄得左支右絀。”
秦牧《辨明大是大非,伸張革命正義》:“這種反動謬論的左支右絀,捉襟見肘的程度,是到處都經不住輕輕一碰的。”
阅读:186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