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斁

斁字的筆畫:17畫;

I

〡ˋ

〔《廣韻》羊益切,入昔,以。〕

〔《廣韻》徒故切,去暮,定。〕

“射”的今字。

1.厭棄;厭倦。

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:“為絺為綌,服之無斁。”

毛傳:“斁,厭也。”

南朝齊王融《詠梧桐》:“豈斁龍門幽,直慕瑤池曲。”

宋曾鞏《秋賽文》:“歲既順成,時方揪斂,神能施澤以及物,人能備物以事神。茲惟舊章,夫豈敢怠?庶其為福,無斁於人。”

清魏源《城守篇·守禦上》:“忽退毋懈,久持毋斁。”

2.盛貌。

《詩·商頌·那》:“庸鼓有斁,萬舞有奕。”

毛傳:“斁,斁然,盛也。”

3.終止,終了。

唐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何幸不忘幽微,眷念無斁。”

明《典故紀聞》卷十:“啟予沃予,以迪先德。揚其耿光,有永無斁。”

清陳夢雷《客自遠方來》詩:“此言猶在耳,此誌寧有斁?”

II

ㄉㄨˋ

〔《廣韻》當故切,去暮,端。〕

敗壞。

《書·洪範》:“帝乃震怒,不畀洪範九疇,彜倫攸斁。”

孔傳:“斁,敗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班固傳下》:“俾其承三季之荒末,值亢龍之災孽,懸象暗而恒文乖,彜倫斁而舊章缺。”

唐韓愈《與孟尚書書》:“三綱淪而九法斁,禮樂崩而夷狄橫。”

明張煌言《祭四叔父文》:“今逆虜棄天經,斁人彜,株連波累,致叔父畢命圜扉。”

III

ㄊㄨˊ

〔《集韻》同都切,平模,定。〕

“塗”的古字。

塗飾。

《集韻·平模》“斁”字下引《周書》:“斁丹雘。”今本《書·梓材》作“惟其塗丹雘”。

孔穎達疏:“斁,即古‘塗’字。”

漢陸賈《新語·資質》:“[名木]大者治樽,小者治觴,飾以丹漆,斁以明光。”

阅读:1219

●斁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