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起之秀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後起之秀

【成語】:後起之秀

【拼音】:hòu qǐ zhī xiù

【解釋】: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

【出處】:《晉書·王忱傳》:“卿風流俊望,真後來之秀。”

【示例】:及浪遊南北,與鄉裏闊疏,~,不乏其人。 ★清·盛大士《溪山臥遊錄》卷三

【近義詞】:青出於藍、後來居上

【反義詞】:

【語法】:作主語、賓語;形容出類拔萃人物

【英文】:an up-and-coming youngster

【日文】:すぐれた新人(しんじん

【法文】:élites de la génération montante

【德文】:ein junges Talent

【俄文】:восходящее светило

【成語故事】:東晉時期,年輕官員王忱去拜訪他的學者舅舅範寧,剛好張玄也在範家,張玄擺出一副老前輩架勢,想叫王忱給他施禮,王忱沒有理他。範寧責怪王忱,王忱認為老前輩應該謙遜。範寧認為王忱年輕有見識,真可謂後來之秀

(後起之秀,後起之秀)

亦作“後來之秀”。

後輩中的優秀人物

《晉書·郭舒傳》:“鄉人少府範晷、宗人武陵太守郭景,鹹稱舒為後來之秀,終成國器。”

清余懷《板橋雜記·麗品》:“崔科,後起之秀,目未見前輩典型,然有一種天然韶令之致。”

梁啟超《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》四:“或僅虛列一名,而不肯以身當實行之沖,徒以大任責後起之秀,致其事不見重於世。”

阅读:2204

●後起之秀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