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焉不詳
【成語】:語焉不詳
【拼音】:yǔ yān bù xiáng
【出處】:唐·韓愈《原道》:“荀與楊也,擇焉而不精,語焉而不詳。”
【示例】:繡春也是急性子,對錦兒~深致不滿,主張秋月仍是進京,去問一問明白,到底是怎麽回事? ★高陽《曹雪芹別傳》
【近義詞】:言之不詳
【反義詞】:不厭其詳、纖悉無遺、細大不捐
【語法】:作謂語;指說話
【英文】:do not speak in detail
【日文】:ことばが簡単(かんたん)で意(い)を盡(つく)さない
說得不詳細。焉,語助詞。語本唐韓愈《原道》:“荀與揚也,擇焉而不精,語焉而不詳。”
清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循吏》:“吾鄉省府誌,所論列亦寥寥,未免語焉不詳。”徐特立《國立教授之研究·緒言》:“日人豐田所著之《綴方教授》,武島所著之《修辭學》……惜釋焉不精,語焉不詳,我國學子譯而讀之,不得要領。”
魯迅《準風月談·野獸訓練法》:“報上語焉不詳,無從知道底細了。”
阅读:169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