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賄

簡體賄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賄字筆畫:13畫。

(賄,賄)

huì

ㄏㄨㄟˋ

〔《廣韻》呼罪切,上賄,曉。〕

1.財物。

《詩·衛風·氓》:“以爾車來,以我賄遷。”

毛傳:“賄,財。”

《新唐書·蕭倣傳》:“自集賢學士拜嶺南節度使。南方珍賄叢夥,不以入門。”

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舊聞·鐵面禦史》:“前任督撫江蘇者,余公國柱也,方掌綸扉,徵賄巨萬。”

2.贈送,贈送財物。

《儀禮·聘禮》:“賓褐迎大夫,賄用束紡。”

鄭玄註;“賄,予人財之言也。”

漢劉向《說苑·復恩》:“盎為吳相時,從史與盎侍兒私通,盎知之不泄,遇之如故。人有告從史,從史懼,亡歸。

盎自追,遂以侍兒賄之,復為從史。”

3.指資助,救助。

唐韓愈《答竇秀才書》:“錢財不足以賄左右之匱急,文章不足以發足下之事業。”

4.用財物買通別人,賄賂。

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今自王叔之相也,政以賄成,而刑放於寵。”

宋王令《寄孫莘老書》:“論者謂吏之以賄敗者,是過邪?不知邪?”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十二回:“他在這七八十噸價當中,提出二成,賄了那舖家,叫他帳上寫了一百噸。”

5.指用以買通別人的財物。

明高拱《議錄卻賄三臣疏》:“乃近年以來,是非不明,議論顛倒,行賄者既不加嚴,受賄者亦不加察,顧獨於卻賄之人,深求苛責。”

6.貪圖錢財。

《國語·晉語九》:“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,今以梗陽之賄殃之,不可。”

韋昭註:“不賄,不貪財。”

阅读:1608

●賄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