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輕

ok8.org > 詞典 > 重輕

(重輕,重輕)

1.謂加重刑於輕罪。

《商君書·去強》:“行刑重輕,刑去事成,國強;重重而輕輕,刑至事生,國削。”

2.指重與輕、高與下。

漢賈誼《新書·六術》:“喪服稱親疏以為重輕,親者重,疏者輕。”

宋曾鞏《王君俞哀辭》:“其為辭章可道,恥出較重輕,漠然自如。”

3.謂品題、評論。

宋蔡絛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三:“東坡公元祐時既登禁林,以高才狎侮諸公卿,率有標目殆遍也,獨於司馬溫公不敢有所重輕。”

金王若虛《<揚子法言微旨>序》:“公一代巨儒……如鄙不肖,曷足為公重輕。”

4.指對全局有重大影響;關係全局的重要因素。

《新唐書·裴度傳》:“其威譽德業比郭汾陽,而用不用常為天下重輕。”

宋歐陽修《乞出第一劄子》:“蓋以執政之臣,天下之所瞻望,朝廷以為重輕。”

清錢謙益《送張處士思任赴遼東參謀序》:“劇孟,雒陽博徒耳,吳、楚之際,亞夫得之如一敵國。

張元、吳昊之徒,曳石署書,以撼中國,而卒棄之為西夏用。布衣處士之能為人國重輕何如也?”

5.猶重視;重要。

《東周列國誌》第三三回:“孝公曰:‘有楚不必有齊。寡人流離萬死之餘,幸社稷不隕,得從末歃為榮,何足重輕,而褻此簡牘為耶?’”郭沫若《戰聲集·詩歌國防》:“我們這民族如是比馬雅人還要劣等,那就讓他死盡也無多大的重輕,然而這民族卻是世界上的選民。”

阅读:1328

●重輕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