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
簡體綿字的筆畫:11畫;繁體綿字筆畫:14畫。
(綿,綿)
mián
ㄇ〡ㄢˊ
〔《廣韻》武延切,平仙,明。〕
1.絲棉。
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“﹝蘇秦﹞受相印,革車百乘,綿繡千純,白璧百雙,黃金萬溢,以隨其後,約從散橫,以抑強秦。”
唐韓愈《故河南令張君墓誌銘》:“度支符州,折民戶租,歲徵綿六千屯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二四回:“便去市上綢絹鋪裏買了綾綢絹緞,並十兩清水好綿。”
郭沫若《潮集·〈十年建國增徽識〉之三》:“旭日東方紅似火,熏風南國暖於綿。”
2.延續;連續。
《穀梁傳·成公十四年》:“長轂五百乘,綿地千裏。”
範寧註:“綿猶彌漫。”
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“潛服膺以永靖兮,綿日月而不衰。”舊註:“綿,連也。”
唐韓愈《衢州徐偃王廟碑》:“秦傑以顛,徐由遜綿。”
宋王安石《上徐兵部書》:“暮春三月,登舟而南,並江絕湖,綿二千裏……窮兩月乃抵家。”
3.纏繞。
《楚辭·招魂》:“秦篝齊縷,鄭綿絡些。”
王逸註:“綿,纏也。”
唐殷堯藩《訪許渾》詩:“淺綠垣牆綿薜荔,淡紅池沼映芙蕖。”
4.軟弱;薄弱。
清毛祥麟《對山餘墨·某先達》:“奈我力綿,未能獨助。”參見“綿力薄材”。
5.遙遠。
《文選·陸機〈飲馬長城窟行〉》:“冬來秋未反,去家邈以綿。”
李善註:“綿,遠也。”
6.指柳絮。
宋張先《少年遊慢》詞:“春城三二月,禁柳飄綿未歇。”
宋陸遊《沈園》詩之二:“夢斷香消四十年,沈園柳老不吹綿。”
7.形容溫和柔韌。
沙汀《淘金記》三:“彭胖是個出名的皮糖性格,比他還綿,是很難說動的。”
8.通“棉”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》引《吳錄·地理誌》:“交阯安定縣有木綿。”
元王禎《農書》卷三六:“木綿彈弓以竹為之。”
9.古地名。即綿上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晉人城綿而寘旃。”參見“綿上”。
10.姓。
春秋齊有綿駒。見《孟子·告子下》。
阅读:178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