弢
弢字的筆畫:8畫;
tāo
ㄊㄠ
〔《廣韻》土刀切,平豪,透。〕
1.弓袋。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弢無弓,服無矢。”
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王召養由基,與之兩矢,使射呂錡,中項,伏弢,以一矢復命。”
杜預註:“弢,弓衣。”
前蜀韋莊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》:“弢弓揮勁鏃,匣劍淬神鋩。”
明湯顯祖《紫簫記·換馬》:“金弢玉轡趨朝用,齊道花卿殊眾。”
2.泛指袋子、套子。
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乃內旌於弢中。”
孔穎達疏:“弢是盛旌之囊也。”
唐李德裕《述夢詩四十韻》:“宛馬嘶寒櫪,吳鉤在錦弢。”
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四幕:“玉兒應聲,將琴放入弢內。”
3.引申為用袋子套起來。
《史記·樂書》:“車甲弢而藏之府庫而弗復用。”
南朝梁簡文帝《大法頌序》:“佽飛案節,不勞斬蛟之劍;虎賁弢羽,豈假鳴鳥之射。”
《新唐書·王忠嗣傳》:“有漆弓百五十斤,每弢之,示無所用。”
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四幕:“玉兒,你把琴弢起來。”
4.束縛,禁錮。
唐柳宗元《遊南亭夜還敘誌七十韻》:“三辟鹹肆宥,眾生均覆燾。安得奉皇靈,在宥解天弢。”
5.同“韜”。隱藏,收斂。
清李漁《奈何天·師捷》:“藏鋒息穎,把軍威且弢。”
6.同“韜”。韜略。古有兵書《六弢》。
《漢書·藝文誌》:“《周史六弢》六篇。”
顏師古註:“即今之《六韜》也,蓋言取天下及軍旅之事。弢字與韜同也。”
7.鎧甲。
《禮記·少儀》“袒櫜奉胄”漢鄭玄註:“櫜,弢,鎧衣也。胄,兜鍪也。”
阅读:153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