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口結舌
【成語】:張口結舌
【拼音】:zhāng kǒu jié shé
【解釋】:結舌:舌頭不能轉動。張著嘴說不出話來。形容理屈詞窮,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楞。
【出處】: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公孫龍口呿而不合,舌舉而不下,乃逸而走。”
【示例】: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一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,他轉頭一看,大驚失措,~。 ★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二十八
【近義詞】:啞口無言、瞠目結舌
【反義詞】:口若懸河、滔滔不絕
【歇後語】:喉嚨裏灌鉛;舌頭上抹膠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指驚訝或害怕
【英文】:with open mouth
【日文】:どぎまぎする
【法文】:être muet d'étonnement
【德文】:mit offenem Mund dastehen
張著嘴說不出話來。形容理屈、害怕或驚愕。
《七俠五義》第一回:“急來外邊看時,山門已經倒鎖了。又看別處,竟無出路,急忙跑回。
包公尚可自主,包興張口結舌說:‘三爺,咱們快想出路才好!’”楊朔《紅花草》:“可巧姐姐在村頭舂米,一見我,驚得張口結舌,拉我到僻靜處說:‘你怎麽來啦!’”郭小川《春歌》之三:“颳謠風的--張口結舌;玩火的--焦頭爛額。”
阅读:25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