枚
枚字的筆畫:8畫;
méi
ㄇㄟˊ
〔《廣韻》莫杯切,平灰,明。〕
1.樹幹。
《詩·周南·汝墳》:“遵彼汝墳,伐其條枚。”
毛傳:“枝曰條,榦曰枚。”
漢王褒《洞簫賦》:“或渾沌而潺湲兮,獵若枚折。”
唐杜甫《雨》詩:“鮫館如鳴杼,樵舟豈伐枚。”
2.門釘。
《左傳·襄公十八年》:“左驂迫,還於門中,以枚數闔。”
3.古代行軍時士卒銜於口用以禁止喧嘩的器具,形如箸。
《詩·豳風·東山》:“勿士行枚。”
鄭玄箋:“枚如箸,橫銜之於口,為繣之,絜於項中。”
《楚辭·九辯》:“願銜枚而無言兮,嘗被君之渥洽。”
《北史·周紀上·太祖文帝》:“軍士銜枚,夜登芒山,未明擊之。”
4.鍾乳。古代鍾器上的飾物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鳧氏》:“鍾帶謂之篆,篆間謂之枚。”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枚,鍾乳也。”
孫詒讓正義:“枚,隆起如乳,故曰鍾乳。”
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樂律一》:“皇祐中,杭州西湖側發地得一古鍾,匾而短,其枚長幾半寸,大略制度如《鳧氏》所載。”
5.一一;逐個。參見“枚蔔”、“枚舉”、“枚數”。
6.指占蔔。
《晉書·郭璞傳贊》:“沈研鳥冊,洞曉龜枚。”參見“枚蔔”。
7.長度單位,即一分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“十分寸之一謂之枚。”
鄭玄註:“為下起數也。枚,一分。”
孫詒讓正義:“賈子《六術篇》雲:‘十氂為分,十分為寸。’是十分寸之一,即一分也。”
8.量詞。相當於個、隻。
《墨子·備高臨》:“用弩無數,出人六十枚。”
宋梅堯臣《答王德言遺柑》:“今王德言遺姑蘇者十枚。”
9.量詞。相當於條、塊。
北周庾信《謝滕王賚巾啟》:“奉教垂賜鹿子巾一枚。”
宋蘇軾《與佛印禪老書》:“收得美石數百枚。”
沙汀《丁跛公》:“她瘦來像乾柴丫一樣,貼著兩枚太陽膏,時當淌著眼淚。”
10.量詞。相當於件、支。
《東觀漢記·鄧遵傳》:“﹝遵﹞討擊羌虜,斬首八百餘級,得鎧、弩、刀、矛、戰楯、匕首二三千枚。”
《北史·宇文壽興傳》:“顧謂其子曰:‘我棺中可著百張紙,筆兩枚。’”
11.姓。
漢有枚乘。見《漢書》本傳。
阅读:13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