訛奪

ok8.org > 詞典 > 訛奪

(訛奪,訛奪)

I

1.清龔自珍《與人箋》:“孟蜀以來,槧本繁興……展轉訛奪,流布浸廣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序》:“予幸其書今在京師圖書館,乃亟寫得之,更取黃本讎對,知二本根源實同,而互有訛奪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跋》:“原鈔頗多訛奪,經二三舊校,已可籀讀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呂超墓出土吳郡鄭蔓鏡考》:“文句訛奪,取他竟銘校之,始知大較。”

2.指文字的錯誤、脫漏。

清龔自珍《與人箋》:“孟蜀以來,槧本繁興……展轉訛奪,流布浸廣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序》:“予幸其書今在京師圖書館,乃亟寫得之,更取黃本讎對,知二本根源實同,而互有訛奪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跋》:“原鈔頗多訛奪,經二三舊校,已可籀讀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呂超墓出土吳郡鄭蔓鏡考》:“文句訛奪,取他竟銘校之,始知大較。”

II

1.清龔自珍《與人箋》:“孟蜀以來,槧本繁興……展轉訛奪,流布浸廣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序》:“予幸其書今在京師圖書館,乃亟寫得之,更取黃本讎對,知二本根源實同,而互有訛奪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跋》:“原鈔頗多訛奪,經二三舊校,已可籀讀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呂超墓出土吳郡鄭蔓鏡考》:“文句訛奪,取他竟銘校之,始知大較。”

2.指文字的錯誤、脫漏。

清龔自珍《與人箋》:“孟蜀以來,槧本繁興……展轉訛奪,流布浸廣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序》:“予幸其書今在京師圖書館,乃亟寫得之,更取黃本讎對,知二本根源實同,而互有訛奪。”

魯迅《<嵇康集>跋》:“原鈔頗多訛奪,經二三舊校,已可籀讀。”
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呂超墓出土吳郡鄭蔓鏡考》:“文句訛奪,取他竟銘校之,始知大較。”

阅读:933

●訛奪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