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耳
1.塞住耳朵。
《詩·邶風·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
鄭玄箋:“充耳,塞耳也。言衛之諸臣,顏色褎然,如見塞耳,無聞知也。”
《荀子·禮論》:“充耳而設瑱。”
清錢謙益《吳士熙授承德郎制》:“昔有宋青溪盜發,比疆連壤,褎如充耳。”
2.指聲音充滿耳朵。
許地山《七寶池上底鄉思》:“你豈不聞這裏有等等妙音充耳;豈不見這裏有等等莊嚴寶相?”
3.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飾物,下垂及耳,可以塞耳避聽。也叫“瑱”。
《詩·衛風·淇奧》:“有匪君子,充耳琇瑩。”
毛傳:“充耳謂之瑱;琇瑩,美石也。天子玉瑱,諸侯以石。”
清王夫之《詩經稗疏·小雅》:“充耳者,瑱也,冕之飾也。”
阅读:115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