郫筒

ok8.org > 詞典 > 郫筒

1.竹製盛酒具。

郫人截大竹二尺以上,留一節為底,刻其外為花紋,或朱或黑或不漆,用以盛酒。

唐李商隱《因書》詩:“海石分棋子,郫筒當酒缸。”

宋楊萬裏《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聞鶯與大兒議秋涼一出遊山》詩:“萬叠山連千澗水,雙行纏伴一郫筒。”

明謝榛《送謝武選少安犒師固原因還蜀會兄葬》詩:“一對郫筒腸欲斷,鶺鴒原上草蕭蕭。”

2.酒名。相傳晉山濤為郫令,用竹筒釀酒,兼旬方開,香聞百步,俗稱“郫筒酒”。

唐杜甫《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》詩之一:“魚知丙穴由來美,酒憶郫筒不用沽。”

仇兆鰲註:“《成都記》:成都府西五十裏,因水標名曰郫縣,以竹筒盛美酒,號為郫筒。

《華陽風俗錄》:郫縣有郫筒池,池旁有大竹,郫人刳其節,傾春釀於筒,苞以藕絲,蔽以蕉葉,信宿香達於竹外,然後斷之以獻,俗號郫筒酒。”一本作“郫筒”。

宋蘇軾《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》:“所恨蜀山君未見,他年攜手醉郫筒。”

清唐孫華《送王誦侯之官成都》詩:“或言錦城天下樂,郫筒美酒丙穴魚。”

阅读:1179

●郫筒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