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會
(要會,要會)
I
1.通都要道。
《資治通鑒·後唐明宗天成元年》:“大梁,天下之要會也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神宗熙寧十年》:“近廢荊門軍為長林縣,屯兵減少,不足以控制要會。”
2.主旨;要旨。
唐張九齡《敕歲初處分》:“蓋不體仁無以為長,不知道無以用心。故道者眾妙之門,而心者萬物之統。得其要會,義可以兼濟於人;失其指歸,生不能自全於己。”
明歸有光《洪範傳》:“前四疇責之於己,治天下之根本要會;後四疇取之於外,治天下之枝葉緒餘。”
II
1.會計;簿書。
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“聽出入以要會。”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要會,謂計最之。簿書月計曰要,歲計曰會。”
孫詒讓正義:“一月之計少,舉凡其要而已,故謂之要;一歲之計多,則總聚攷校,故謂之會也。”
2.指管理核計財經事宜。
《舊唐書·夏侯孜傳》:“洎掌於經費,備歷重難,居然要會之權,頗得均平之道。”
阅读:112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