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行
1.任憑己意行事。
《管子·法禁》:“私王官,私君事,去非其人而私行者,聖王之禁也。”
《韓非子·有度》:“故當今之時,能去私曲就公法者,民安而國治;能去私行行公法者,則兵強而敵弱。”
2.官吏以私事出行。
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大夫私行出疆必請,反必有獻。”
鄭玄註:“私行,謂以己事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私行,謂非為君行也。疆,界也。既非公事,故宜必請也。”
《公羊傳·莊公二十七年》:“大夫不書葬,此何以書?通乎季子之私行也。”
何休註:“不以公事行曰私行。”
《三國誌·魏誌·田疇傳》:“今道路阻絕,寇虜縱橫,稱官奉使,為眾所指名。願以私行,其於得達而已。”
3.指個別行動。
元張可久《一枝花·湖上歸》套曲:“吾二人此地私行,六一泉亭上詩成。”
4.猶私訪。
《警世通言·李謫仙醉草嚇蠻書》:“此事聞於他郡,都猜道朝廷差李學士出外私行觀風考政,無不化貪為廉,化殘為善。”
清昭槤《嘯亭續錄·牧庵相國》:“﹝牧庵﹞任吳撫時,擒獲強暴,禁止奢侈,嘗私行市井間訪察民隱。”
阅读:124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