傾瀉
(傾瀉,傾瀉)
亦作“傾寫”。
1.指液體從高處傾倒或流瀉下來。
宋蘇轍《寒食》詩之一:“寒食今年客汝南,餘樽傾瀉亦醺酣。”
宋張世南《遊宦紀聞》卷六:“仰望瀑布作三級,傾瀉於兩山之閒。”
宋王應麟《困學紀聞·評文》:“張文潛論文詩曰:……氣如決江河,勢順乃傾寫。”徐遲《長江橋頭》:“狂風大作,一瞬間,暴雨已經傾瀉下來。”
2.指把東西完全倒出。
宋莊季裕《雞肋編》卷中:“昔四明有異僧,身矮而皤腹,負一布囊,中置百物,於稠人中時傾寫於地。”
許地山《海角底孤星》:“他樂意把平生的蓄積盡量地傾瀉出來,為他妻子定了一間頭等艙。”
3.傾吐;傾訴。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:“王司州與殷中軍語,嘆雲:‘己之府奧,蚤已傾寫而見;殷陳勢浩汗,眾源未可得測。’”宋蘇舜欽《上集賢文相書》:“西向引領,思一侍幾闥,傾寫冤憤。”
明常倫《望山有懷故人》詩:“高高見西山,鄉愁冀傾寫。”
清龍啟瑞《答羅生書》:“不圖足下一旦傾瀉肝肺,相愛之甚,至於斯極也。”
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說》:“為是傾寫肝鬲,以貽吾黨。”
4.猶坍塌流失。
清袁枚《新齊諧·周將軍墓二事》:“山西寧武有周將軍遇吉之墓,百餘年來河水齧其旁,墳漸傾瀉。”
阅读:20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