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毦

毦字的筆畫:10畫;

èr

ㄦˋ

〔《廣韻》仍吏切,去誌,日。〕

1.以鳥羽或獸毛做成的裝飾物,常用以飾頭盔、犬馬或兵器。

《後漢書·宦者傳·單超》:“樓觀壯麗,窮極伎巧。金銀罽毦,施於犬馬。”

李賢註:“毦,以毛羽為飾。”

《後漢書·西南夷傳·莋都》:“青衣道夷邑長令田,與僥外三種夷三十一萬口,齎黃金、旄牛毦,舉土內屬。”

李賢註引顧野王曰:“毦,結毛為飾也,即今馬及弓槊上纓毦也。”

南朝梁武帝《襄陽蹋銅蹄歌》:“龍馬紫金鞍,翠毦白玉羈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齊武帝永明三年》:“﹝叔獻﹞獻十二隊純銀兜鍪及孔雀毦,上不許。”

胡三省註:“毦,仍吏翻,以孔雀毛為飾也。”

2.草花。

《文選·郭璞〈江賦〉》:“揚皜毦,擢紫茸。”

李善註:“毦與茸皆草花也。”

3.見“毦筆”。

阅读:1308

●毦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