騭
簡體騭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騭字筆畫:19畫。
(騭,騭)
zhì
ㄓˋ
〔《廣韻》之日切,入質,章。〕
1.公馬。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《詩》雲:‘駉駉牡馬。’江南書皆作牝牡之牡,河北本悉為放牧之牧,鄴下博士見難雲:《駉頌》既美僖公牧於坰野之事,何限騲騭乎?”唐郤昂《岐邠涇寧四州八馬坊頌碑》:“騭騇異群,驪騵亦分。”
2.安定。
《書·洪範》:“惟天陰騭下民,相協厥居。”
孔傳:“騭,定也。天不言而默定下民。”
3.指安排。
宋蘇轍《次韻子瞻寄賀生日》:“弟兄本三人,懷抱喪其一。頎然仲與叔,耆老天所騭。”
4.評定;評論。
唐範攄《雲溪友議》卷二:“余以曾子回車,不入‘勝母’之門,呂不韋有銅輪之媚。是乃曾參立孝行之名,不韋抱淫邪之責。邇之進退者,豈以二子而騭是非乎?”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設留今之眾誌,迻諸載籍,以俟評騭於來哲,則其是非倒置,或正如今人之視往古,未可知也。”
5.陰德。
宋愈文豹《吹劍四錄》:“見人紛爭鬥訟,而為之和解,實甚盛德大騭也。”
阅读:120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