馳騁
(馳騁,馳騁)
1.縱馬疾馳;奔馳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輈人》:“終日馳騁,左不楗,行數千裏,馬不契需。”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乘騎驥以馳騁兮,來吾道夫先路。”
唐李絳《和裴相國答張秘書贈馬詩》:“縱橫逸氣寧稱力,馳騁長途定出群。”
明李夢陽《獵雪曲》:“馳騁復徊徘,掉臂角弓開。”
清馬維翰《蚤發侜浦》詩:“首言慎起居,次言遠馳騁。”
魏巍《東方》第五部第三章:“不管敵機多麽猖狂,公路上的車輛照舊揚著飛塵不絕地馳騁。”
2.馳射;田獵。
《管子·四稱》:“獠獵畢弋,暴遇諸父,馳騁無度,戲樂笑語。”
《呂氏春秋·任教》:“君臣擾亂,上下不分別,雖聞曷聞,雖見曷見,雖知曷知,馳騁而因耳矣。”
高誘註:“馳騁,田獵也。”
明劉基《裕軒記》:“歌舞靡漫不為淫,弋獵馳騁不為荒。”
3.奔競;追逐。
《漢書·薛宣朱博傳贊》:“博馳騁進取,不思道德,已亡可言。”
宋曾鞏《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範君墓誌銘》:“而士在閭巷之間者,用力於空文,居朝廷者,馳騁於虛名,以譁世取寵。”
《西湖佳話·葛嶺仙跡》:“我看長兄神情英發,當馳騁於仕路中,為何有閒工夫尋山問水,做此寂寞之事?”
4.指在某個領域縱橫自如,能充分發揮才能。
《漢書·司馬遷傳贊》:“亦其涉獵者廣博,貫穿經傳,馳騁古今,上下數千載間,斯以勤矣。”
元耶律楚材《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》之一:“筆陣文場寬且綽,馳騁看君能矍鑠。”徐遲《哥德巴赫猜想》四:“他在抽象的領域裏馳騁得多麽自由自在!”
5.猶役使。
《老子》:“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”
6.猶奔放。
宋葉適《<巽巖集>序》:“自有文字以來,名世數十,大抵以筆勢縱放,淩厲馳騁為極功。”
元劉祁《歸潛誌》卷五:“王翰林彪,字武叔,大興人,貞祐五年經義魁也。為文頗馳騁波瀾。”
7.歷觀;放視。
《文選·嵇康<養生論>》:“馳騁常人之域,故有一切之壽。”
呂延濟註:“馳騁,猶歷觀也。”
唐司空圖《議華夷》:“而近朝有心於經制者,杜司徒之治道,李安邑之地誌,元中書之安邊,不謂不馳騁於古今成敗之際也。”
8.顯揚;顯示。
明宋濂《龍門子凝道記下·段幹微第一》:“徒以辭章議論馳騁於一時,蓋其所失也。”
明李贄《楊修》:“修亦每於操前馳騁聰明,則修之不善韜晦,自宜取敗。”
9.形容得意。
宋曾鞏《洪渥傳》:“久之,乃得官,官不自馳騁。”
金王若虛《文辨》:“夫以一日千裏之勢,隨物賦形之能,而理盡輒止,未嘗以馳騁自喜。”
金王若虛《進士彭子升墓誌》:“忘形莫逆,為兄弟交,年壯氣銳,馳騁於一時。”
阅读:157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