弛擔
(弛擔,弛擔)
1.放下擔子,息肩。
宋何薳《春渚紀聞·張道人異事》:“一日樵歸,於山道遇二道人對棋,弛擔就觀。”
宋洪邁《夷堅丙誌·麻姑洞婦人》:“遇村婦數輩,自山中擔蘿蔔而出,弛擔牽裳,就道上清泉,跣足洗菜。”
2.指推卸責任。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吏部·掣籤授官》:“初行時,主者既以權衡弛擔,幸謝揣摩,得者亦以義命自安,稍減怨懟,亦便計也。”
3.指棲息。
北魏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追先寺》:“往雖弛擔為梁,今便言旋闕下,有誌有節,能始能終。”
元黃溍《杭州送兒侄歸裏》詩:“息肩弛擔今何處?明朝過我三釜山。”
蔡有守《師子林》詩:“今日嫁吳門,弛擔輒訪尋。”
阅读:128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