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賦

簡體賦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賦字筆畫:15畫。

(賦,賦)

ㄈㄨˋ

〔《廣韻》方遇切,去遇,非。〕

1.田地稅。泛指賦稅。

《書·禹貢》:“厥賦惟上上錯。”

孔傳:“賦,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。”

《漢書·食貨誌上》:“順於民心,所補者三:一曰主用足,二曰民賦少,三曰勸農功。”

唐韓愈《送陸歙州詩序》:“當今賦出於天下,江南居十九。”

胡適《答廖仲愷胡漢民先生的信》:“古代賦而不稅,賦是地力所出。”

2.徭役;兵役。

《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以任地事而令貢賦。”

鄭玄註:“賦,謂出車徒給繇役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武王繼文王之業,用太公之謀,悉索薄賦,躬擐甲胄,以伐無道而討不義。”

3.指服役。

漢荀悅《漢紀·景帝紀》:“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賦。”

4.兵,軍隊。
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由也,千乘之國,可使治其賦也,不知其仁也。”

朱熹集註:“賦,兵也,古者以田賦出兵,故謂兵為賦。”

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天子之老,請帥王賦。”

楊伯峻註:“王賦謂王軍。”

《新唐書·宦者傳下·韓全誨》:“公既誌輔社稷,請奉乘輿還宮,僕願以敝賦從。”

5.徵收或繳納賦稅。
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請野九一而助,國中什一使自賦。”

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量吏祿,度官用,以賦於民。”

唐韓愈《送許郢州序》:“財已竭而斂不休,人已窮而賦愈急。”

6.授,給與。
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狙公賦芧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眾狙皆怒。曰:‘然則朝四而暮三。’眾狙皆悅。”

《漢書·哀帝紀》:“太皇太後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,皆以賦貧民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賦,給與也。”

宋曾鞏《俸祿策》:“於是出庫財以賦吏祿。”

魯迅《〈中國小說史略〉序言》:“偶當講述此史……則疏其大要,寫印以賦同人。”

7.天資;天賦。

三國魏嵇康《明膽論》:“夫元氣陶鑠,眾生稟焉。賦受有多少,故才性有昏明。”

宋梅堯臣《乞巧賦》:“形而有生,生而有靈,愚愚慧慧,自然之經。賦已定矣,今返妄營。”

清周亮工《書影》卷五:“司直賦穎絕世,又能廣異書異聞,以自盡其才。”

8.貢士。古代向朝廷推舉人才。語出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今臣窋等乃以臣錯充賦,甚不稱明詔求賢之意。”

顏師古註:“如淳曰:‘猶言備數也。’臣瓚曰:‘充賦,此錯之謙也,雲如賦謂也。’”唐白行簡《李娃傳》:“﹝鄭子﹞應鄉賦秀才舉,將行,乃盛其服玩車馬之飾,計其京師薪儲之費。”

宋範仲淹《贈戶部郎中許公墓誌銘》:“是歲秋賦,公卿送名者比比焉。”

9.貢品。

南朝齊王融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文鉞碧砮之琛,奇幹善芳之賦。”

10.吟誦或創作詩歌。

《左傳·文公十三年》:“鄭伯與公宴於棐,子家賦《鴻雁》。”

《漢書·藝文誌》:“傳曰:‘不歌而誦謂之賦,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。’”陳毅《由太行山西行阻雪》詩:“浩歌賦太行,壯誌不可奪。”

11.《詩經》六義之一。是一種直陳其事的表現手法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師》:“教六詩:曰風、曰賦、曰比、曰興、曰雅、曰頌。”

鄭玄註:“賦之言鋪,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。”

南朝梁鍾嶸《詩品總論》:“直書其事,寓言寫物,賦也。”

宋高承《事物紀原·經籍藝文·賦》:“《詩序》六義,次二曰賦。蓋謂直陳其事爾。”

12.文體名。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。講究詞藻、對偶、用韻。最早以“賦”名篇的為戰國荀況,今實存《禮賦》、《知賦》等五篇。後盛行於漢、魏、六朝。

漢班固《西都賦》序:“賦者,古詩之流也。”

唐韓愈《感二鳥賦》序:“故為賦以自悼。”

範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二章第十節:“所謂‘寫物圖貌,蔚似雕畫’,就是賦在文學上的作用。”

13.通“敷”。鋪展;分布。

《管子·山權數》:“丁氏歸,革築室,賦籍藏龜。”

尹知章註:“賦,敷也。籍,席也。”

三國魏何晏《景福殿賦》:“斑間賦白,疏密有章。”

《梁書·始興王憺傳》:“州大水,江溢堤壞,憺親率府將吏,冒雨賦丈尺築之。”

14.通“敷”。頒布;頒行。

《詩·大雅·烝民》:“古訓是式,威儀是力,天子是若,明命使賦。”

毛傳:“賦,布也。”

阅读:2018

●賦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