鵝黃
(鵝黃,鵝黃)
1.淡黃,像小鵝絨毛的顏色。
唐李涉《黃葵花》詩:“此花莫遣俗人看,新染鵝黃色未乾。”
宋周密《齊東野語·張功甫豪侈》:“別十姬,易服與花而出。大抵簪白花則衣紫,紫花則衣鵝黃。”
陳毅《春興》詩:“沿河柳鵝黃,大地春已歸。”
2.指淡黃色的東西。
宋林逋《初夏》詩:“秧田百畝鵝黃大,橫策溪村屬老農。”此指秧苗。
宋王安石《半山即事》詩之三:“含風鴨綠粼粼起,弄日鵝黃裊裊垂。”此指新柳。
宋蘇軾《次荊公韻》之一:“深紅淺紫從爭發,雪白鵝黃也鬥開。”此指嫩黃色的花。
3.指酒。
宋蘇軾《乘舟過賈收水閣》詩之二:“小舟浮鴨綠,大杓瀉鵝黃。”
宋張元幹《臨江仙·趙端禮重陽後一日置酒坐上賦》詞:“判卻為花今夜醉,大家且泛鵝黃。”
4.為一種酒名。
宋陸遊《遊漢州西湖》詩:“歎息風流今未泯,兩川名醞避鵝黃。”自註:“鵝黃,漢中酒名,蜀中無能及者。”
5.指雛鵝;小鵝。
明劉若愚《酌中誌·內臣職掌紀略》:“﹝林衡等署﹞職掌進宮瓜蓏、雜果、菜、栽培樹木、雞黃、鵝黃、鴨蜑、小豬等項。”
阅读:133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