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議

ok8.org > 詞典 > 異議

(異議,異議)

亦作“異議”。

1.不同的意見。

《後漢書·耿弇傳》:“以列侯奉朝請,每有四方異議,輒召入問籌策。”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慕賢》:“內外清謐,朝野晏如,各得其所,物無異議。”

金王若虛《論語辨惑一》:“林少穎雲:‘其所以相接而成文者,蓋弟子見其事相類而錄之,本無異議。’”巴金《春》一:“覺新看見大家都這樣主張,也就沒有異議。”

2.指持不同意見。

《漢書·息夫躬傳》:“躬掎祿曰:‘臣為國家計幾先,謀將然……臣與祿異議,未可同日語也。’”唐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當今之世,則人人異議,以惑陛下之聽。”參見“異義”。

3.法律用語。指法官對獄案判斷有不同意見者,得提出另行討論。

《唐律·斷獄·疑罪》:“諸疑罪,各依所犯,以贖論。即疑獄,法官執見不同者,得為異議。議不得過三。”

長孫無忌等疏議:“‘即疑獄’,謂獄有所疑,法官執見不同,議律論情,各申異見,‘得為異議’,聽作異同……如丞相以下,通判者五人,大理卿以下五人,如此同判者多,不可各為異議,故雲‘議不得過三’。”

阅读:1300

●異議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