俶
俶字的筆畫:10畫;
I
chù
ㄔㄨˋ
〔《廣韻》昌六切,入屋,昌。〕
1.善;美好。
《詩·大雅·既醉》:“令終有俶,公屍嘉告。”
《說文·人部》:“俶,善也。從人,叔聲。
《詩》曰:‘令終有俶。’”段玉裁註:“按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皆曰‘淑,善也’,蓋假借之字,其正字則俶也。”參見“俶辰”。
2.始,開始;最早,最初。
《北史·李崇傳》:“嵩都創構,洛邑俶營,雖年跨十稔,根基未就。”
宋姜夔《聖宋鐃歌吹曲·上帝命》:“俶作宋祚,五王不綱。”
章炳麟《訄書·商鞅》:“余觀漢氏以降,刀筆吏之說,多傳《春秋》,其義尊君抑臣,流貤而及於民,湯之用‘決事比’,其最俶矣。”參見“俶載”、“俶獻”。
3.作;建造。
《詩·大雅·崧高》:“申伯之功,召伯是營。有俶其城,寢廟既成。”
毛傳:“俶,作也。”
鄭玄註:“召公營其位而作城郭及寢廟,定其人神所處。”
4.厚。
《公羊傳·隱公九年》:“庚辰,大雨雪。何以書?記異也。何異爾?俶甚也。”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公羊傳》:“俶,厚也。俶甚者,厚甚也。平地七尺雪,厚莫甚於此矣。”
5.整理。參見“俶裝”。
6.奇異。參見“俶詭”、“俶奇”。
7.倏,忽然。參見“俶爾”。
II
tì
ㄊ〡ˋ
〔《集韻》他歷切,入鍚,透。〕
見“俶儻”。
阅读:140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