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劇
(雜劇,雜劇)
戲曲名詞。
中國戲曲史上有多種以雜劇為名的表演形式。晚唐已見“雜劇”之名,其特點不詳。其後有宋雜劇、元雜劇、溫州雜劇、南雜劇等。通常指元雜劇,每本以四折為主,有時另加楔子,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數和賓白組成。
唐李德裕《論故循州司馬杜元穎第二狀》:“蠻共掠九千人成都郭下。
成都、華陽兩縣隻有八十人,其中一人是子女錦錦,雜劇丈夫二人。”
宋灌圃耐得翁《都城紀勝·瓦舍眾技》:“雜劇中,末泥為長,每四人或五人為一場,先做尋常熟事一段,名曰艷段;次做正雜劇,通名為兩段。”
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雜劇曲名》:“傳奇猶宋戲曲之變,世傳謂之雜劇。”
阅读:13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