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虡

虡字的筆畫:13畫;

ㄐㄩˋ

〔《廣韻》其呂切,上語,群。〕

亦作“鐻”。

1.古時懸鐘鼓木架的兩側立柱。

《詩·周頌·有瞽》:“設業設虡,崇牙樹羽。”

《宋史·樂誌四》:“《漢律》以謂:‘官架總攝四方之氣,故《大晟》之制,羽在上而以四方之禽,虡在下而以四方之獸,以象鳳儀、獸舞之狀,龍簨崇牙,制作華煥。’”

2.神獸名。

《漢書·郊祀誌下》:“建章、未央、長樂宮鍾虡銅人皆生毛,長一寸所,時以為美祥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虡,神獸名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董卓傳》:“又壞五銖錢,更鑄小錢,悉取洛陽及長安銅人、鍾虡、飛廉、銅馬之屬,以充鑄焉。”

李賢註引《前書音義》:“虡,鹿頭龍身,神獸也。”

3.一種較高的幾案。

《方言》第五:“榻前幾,其高者謂之虡。”

戴震疏證:“幾,其高者謂之虡。”

4.量詞。鐘鼓編組,一組為一虡。

《宋史·樂誌一》:“願聽臣依神瞽律法,試鑄編鍾一虡,可使度、量、權、衡協和。”

《宋史·樂誌三》:“按《唐六典》:天子宮架之樂,鎛鐘十二,編鐘十二,編磬十二,凡三十有六虡,宗廟與殿庭同。”

《遼史·樂誌》:“四隅各置建鼓一虡,樂工各一人;宮懸每面九虡,每虡樂工一人。”

阅读:1057

●虡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