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
略字的筆畫:11畫;
lüè
ㄌㄩㄝˋ
〔《廣韻》離灼切,入藥,來。〕
1.疆界。
《左傳·莊公二十一年》:“鄭伯享王於闕西辟,樂備。王與之武公之略,自虎牢以東。”
杜預註:“略,界也。”
晉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故將語子以神州之略,赤縣之畿,魏都之卓犖,六合之樞機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宋明帝泰始六年》:“給事中張白澤曰:‘蠢爾荒愚,輕犯王略,若鑾輿親行,必望麾崩散,豈可坐而縱敵!’”胡三省註引毛晃曰:“略,封界也。”
2.治理。
《書·禹貢》:“嵎夷既略,濰溜其道。”
孫星衍疏:“《廣雅·釋詁》雲:略,治也。經言略者,義當為治。”
明方孝孺《蜀道易》詩:“鑿山焚荒穢,略水剷崖石。”
3.巡行;巡視。
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六月,荀吳略東陽,使師偽糴者,負甲以息於昔陽之門外,遂襲鼓滅之。”
杜預註:“略,行也。”
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二十年,王略中山地,至寧葭;西略胡地,至榆中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周赧王八年》:“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,至房子,遂至代。”
胡三省註引杜預曰:“略者,總攝巡行之名也。”
4.奪取;擄掠。
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壬午,晉侯治兵於稷,以略狄土,立黎侯而還。”
杜預註:“略,取也。”
《文選·沈約〈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〉》:“小則俘民略畜,大則攻城剽邑。”
李善註引《方言》:“略,強取也。”
《資治通鑒·齊高帝建元元年》:“蕭惠朗將二千人助司州刺史蕭景先討天蓋,韋珍略七千餘戶而去。”
梁啟超《新中國未來記》第三回:“法人卻以新募之兵……向南方蹂躪意大利、西班牙,向北方略荷蘭。”
5.收羅。
《左傳·成公十二年》:“及其亂也,諸侯貪冒,侵欲不忌,爭尋常以盡其民,略其武夫,以為己腹心、股肱、爪牙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三年》:“筠(彭筠)本與劉超合,有進士咼輔者,為張用所略;後輔入筠軍中,與進士路居正勸筠立功歸朝庭。”
6.犯,觸犯。參見“略則”。
7.法度。
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吾子欲復文武之略,而不正其德,將如之何?”杜預註:“略,道也。”
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此四人者,皆有所短,然而功名不滅者,其略得也。”
高誘註:“略,猶道也。”
《宋書·武帝紀下》:“今王略遠屆,華域載清,仰風之士,日月以冀。”
8.謀略;智謀。
《書·武成》:“予小子,既獲仁人,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?”蔡沈集傳:“略,謀略也。”
陳經詳解:“以遏亂略者,正奸人之邪謀也。”
晉陸機《漢高祖功臣頌》:“絳侯質木,多略寡言,曾是忠勇,惟帝攸歎。”
《新唐書·李晟傳》:“璘(馬璘)內忌晟威略,歸之朝,為右神策都將。”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一:“幸聲桓、成棟、姜瓖、李錦輩,皆盜賊之餘,無遠略。”
9.通達;通曉。參見“略物”。
10.簡略。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傳者久則論略,近則論詳;略則舉大,詳則舉小。”
唐劉知幾《史通·二體》:“丘明自知其略也,故為《國語》以廣之。”
範文瀾《〈中國通史簡編〉第一編再版說明》:“本意僅在說明當時重要國家所在的方位,和大一統思想在地理學上的反映,所以都隻是略標大概。”
11.指簡要的情況。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其詳不可得聞也……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。”
漢司馬相如《難蜀父老》:“余之行急,其詳不可得聞已,請為大夫粗陳其略。”
12.忽略;輕視。
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君子之求利也略,其遠思也早,其避辱也懼,其行道理也勇。”
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秦之時,非禮義,棄《詩》《書》,略古昔,大滅聖道。”
宋王安石《謝王司封啟》:“伏念某孤窮之人……不以先進略後生,不以上官卑下吏。”
清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八:“讀書十年復出,略名位而崇天爵。”
魯迅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我還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,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而取其大。”
13.簡省;省略。
清俞樾《古書疑義舉例·古人引書每有增減例》:“此皆略其文而用其意也。”
張天翼《最後火車》:“還有幾百樁小事,茲從略。”
14.副詞。皆;全。
唐杜甫《戲題寄漢中王》詩之三:“魯衛彌尊重,徐陳略喪亡。”
浦起龍心解引曹丕《與吳質書》:“徐、陳、應、劉,一時俱逝。”
宋王安石《貴州虞部使君訪及道舊竊有感惻因成小詩》:“握手更誰知往事,同時諸彥略成塵。”
太平天國楊秀清《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》:“凡有水旱,略不憐恤。”參見“略無”。
15.副詞。大約;大致。
晉王羲之《萬石帖》:“見足下乃悉知叔虎剋昨發,月半略必至。”
《新唐書·韋待價傳》:“與吐蕃合戰,勝負略相當。”
《明史·太祖紀一》:“戊子,合戰,徐達擊其前鋒,俞通海以火砲焚其舟數十,殺傷略相當。”
清俞樾《茶香室三鈔·四君子》:“環余左右者,略有數千株。”
16.副詞。稍微。
北周庾信《周驃騎大將軍李夫人墓誌銘》:“﹝夫人﹞本有風氣之疾,頻年增動,略多枕臥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十三回:“三藏回頭看時,果是他的物件,並不曾失落,心才略放下些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一二十萬金的損失,他還有略皺一下眉頭,就坦然置之的氣度。”
17.副詞。暫且。
唐吳融《滻水席上獻座主侍郎》詩:“暖泉宮裏告虔回,略避紅塵小宴開。”
宋楊萬裏《送傅山人二絕句》之一:“我昔屬官今屬我,子能略伴瘦籐無?”元張養浩《西番經》曲:“取索檀,略別華鵲山;無多慚,此心非為官。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求懇再三,今日才許我略在別院空房之內,駐足一駐足。”
18.副詞。偶而;偶然。
《敦煌曲子詞·內家嬌》:“應是降王母仙宮,凡間略現真容。”
《敦煌曲子詞·拋球樂》:“無端略入後園看,羞殺亭中數樹花。”
19.漢代圖書目錄分類的名稱。
《漢書·劉歆傳》:“歆乃集六藝群書,種別為《七略》。”
《文獻通考·經籍總敘》:“歆(劉歆)於是總群書,而奏其《七略》,故有《輯略》,有《六藝略》,有《諸子略》,有《詩賦略》,有《兵書略》有《數術略》,有《方技略》。”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籍會通·引》:“凡前代校綜墳典之書,漢有略,晉有部,唐有錄,宋有目,元有考,誌則諸史共之。”
20.泛指著作;圖書。
南朝梁任昉《天監三年策秀才文》之二:“閉戶自精,開卷獨得,九流七略,頗常觀覽。”
《舊唐書·楊綰傳》:“好學不倦,博通經史,九流七略,無不該覽。”
21.鋒利。
22.見“略斜”。
阅读:366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