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鈐

簡體鈐字的筆畫:9畫;繁體鈐字筆畫:12畫。

(鈐,鈐)

qián

ㄑ〡ㄢˊ

〔《廣韻》巨淹切,平鹽,群。〕

1.鎖。引申為關鍵、要領。

2.兵法。參見“鈐決”。

3.祭器名。

《山海經·西山經》:“其十輩神者,其祠之,毛一雄雞,鈐而不糈。”

郭璞註:“鈐,所用祭器名,所未詳也。或作思訓祈不糈,祠不以米。”一說為祈禱之意。

郝懿行疏:“鈐疑祈之聲轉耳,經文祈而不糈,即祠不以米之義;思訓未詳。”

4.用以焙製茶葉的器具。

宋蔡襄《茶錄·茶鈐》:“茶鈐,屈金鐵為之,用以炙茶。”

5.星名。即鉤鈐。

《漢書·天文誌》:“其後熒惑守房之鉤鈐,鉤鈐,天子之禦也。”

顏師古註引晉晉灼曰:“上言房為天駟,其陰右驂,旁有二星曰鈐,故曰天子禦也。”

6.官印。
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四回:“預選吉日是第二天臘月十九,接鈐任事。”參見“鈐記”。

7.蓋章;蓋印。

清王士禛《居易錄談》卷上:“揭禦筆二字,鈐以禦璽。”

《花城》1981年第1期:“這哪裏是用印泥鈐出來的一百六十六方印樣呵,這明明是用一滴一滴從心頭濾過的聖潔的血拓出來的。”

8.鉗持;緘禁。

唐柳宗元《唐故特進贈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陽廟碑》:“鈐馬非艱,析骸猶競。”

宋洪邁《夷堅甲誌·食蟹報》:“婢無知,復取食,為一螯鈐其頰,盡力不可取,頰為之穿。”

金王哲《蘇幕遮·詠友人嘆身》詞:“省其身,鈐其口。”

9.威懾管束。

唐呂溫《故太子少保贈尚書左僕射京兆韋府神道碑》:“仁護鰥惸,智鈐豪右。”

宋龐元英《文昌雜錄》卷四:“掌上寶符鈐造化,胸中神劍畫山川。”

清顧炎武《天下郡國利病書·雲貴·土司官氏》:“後又以一碗水、九窯坡二哨多寇,並責楊氏鈐之。”

10.鉗刀。

《資治通鑒·齊武帝永明五年》:“詔盡出禦府衣服珍寶、太官雜器、太僕乘具、內庫弓矢刀鈐十分之八。”

胡三省註:“鈐,與鉗同,其廉翻,刃也。”亦用為持刀。

南朝梁元帝《金樓子·箴戒》:“宋蒼梧王,鈐、鑿、錐、鋸之徒不離左右。”

阅读:1202

●鈐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