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纓
(長纓,長纓)
1.古時繫帽的長絲帶。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鄒君好服長纓,左右皆服長纓。”
漢李陵《與蘇武》詩之二:“臨河濯長纓,念子悵悠悠。”
南朝梁任昉《天監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長纓鄙好,且變鄒俗。”
2.指華衣美服者或達官顯貴。
南朝梁江淹《雜體詩·效陸機<羈宦>》:“朱黻鹹髦士,長纓皆俊人。”
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“賜浴皆長纓,與宴非短褐。”
3.指駕車時套在馬頸上的長革帶。
晉陸機《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》詩:“輕劍拂鞶厲,長纓麗且鮮。”
唐杜甫《述古》詩之一:“赤驥頓長纓,非無萬裏姿。”
4.指捕縛敵人的長繩。
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軍自請:‘願受長纓,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。’”唐柳宗元《唐鐃歌鼓吹曲》之十一:“臣靖執長纓,智勇伏囚拘。”
宋陸遊《夜讀兵書》詩:“長纓果可請,上馬不躊躇。”
毛澤東《清平樂·六盤山》詞:“今日長纓在手,何時縛住蒼龍?”
阅读:98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