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符
古代帝王授予臣下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,為虎形。初時以玉為之,後改用銅。背有銘文,剖為兩半,右半留中央,左半給予地方官吏或統兵的將帥。調發軍隊時,朝廷使臣須持符驗對,符合,始能發兵。此制盛行於戰國、秦、漢,直至隋代。到了唐代始改用魚符。
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,而如姬最幸,出入王臥內,力能竊之……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,如姬必許諾,則得虎符奪晉鄙軍,北救趙而西卻秦,此五霸之伐也。”
唐羅隱《送王使君赴蘇臺》詩:“東南一望可長籲,猶憶王孫領虎符。”
清吳偉業《即事》詩之七:“主持朝論垂魚袋,料理軍書下虎符。”
阅读:12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