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餘

簡體餘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餘字筆畫:15畫。

(餘,余)

ㄩˊ

〔《廣韻》以諸切,平魚,以。〕

“邪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食物餘剩,多出來。

《詩·秦風·權輿》:“於我乎,夏屋渠渠。今也每食無餘。”

《三國誌·魏誌·袁術傳》:“荒侈滋甚,後宮數百皆服綺縠,餘粱肉。”

唐韓愈《進士策問》之十:“耕者不多而穀有餘,蠶者不多而帛有餘。”

2.未盡;不盡;殘剩。

南朝宋謝瞻《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》:“扶光迫西汜,歡餘宴有窮。”

前蜀李珣《臨江仙》詞:“芰荷經雨半雕疏,拂堤垂柳,蟬噪夕陽餘。”

清俞樾《古書疑義舉例·反言省乎字例》:“‘嚚訟,可乎?’‘乎’字已見於《堯典》,是古書未嘗不用‘乎’字。然‘乎’者,語之餘也,讀者可以自得之。”

丁玲《母親》四:“‘今天白天有幾個女人跑到學堂裏來,問她找什麽人,她說看看,怕就是奸細,探路的。’又有誰也趕著說了,聲音還帶著餘驚。”

3.豐足;寬裕。

《荀子·富國》:“為之鍾鼓、管磬、琴瑟、竽笙,使足以辨吉兇,合歡定和而已,不求其餘。”

楊倞註:“餘,謂過度而作《鄭》《衛》者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食足以接氣,衣足以蓋形,適情不求餘。”

高誘註:“餘,饒也。”

4.謂超過。

宋陶穀《清異錄·無心炙》:“段成式馳獵饑甚,叩村家。主人老姥出彘臛,五味不具,成式食之有餘五鼎。”

清黃宗羲《〈庚戌集〉自序》:“庚戌冬盡,雨雪餘十日而不止。”

5.長久。

《老子》:“脩之身,其德乃真;脩之家,其德乃餘;脩之鄉,其德乃長。”

6.遺留。

《穀梁傳·桓公十四年》:“以為唯未易災之餘而嘗,可也,誌不敬也。”

範寧註:“鄭嗣曰:‘唯以未易災之餘而嘗,然後可誌也。用火焚之餘以祭宗廟,非人子所以盡其心力,不敬之大也。’”宋王安石《諸葛武侯》詩:“豎子祖餘策,猶能走強梁。”

7.遺漏。

《書·費誓》:“汝則有無餘刑,非殺。”

孔穎達疏引王肅曰:“汝則有無餘刑,父、母、妻、子、同產皆坐之,無遺免之者。”

8.其餘的;其他的。

《詩·大雅·雲漢》:“周餘黎民,靡有孑遺。”

鄭玄箋:“黎,眾也……周之眾民多有死亡者矣,今其餘無有孑遺者。言又饑病也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晉惠帝永興元年》:“自漢亡以來,我單於徒有虛號,無復尺土;自餘王侯,降同編戶。”

9.末;非主要的。

《書·禹貢》:“導弱水,至於合黎,餘波入於流沙。”

漢何休《〈春秋公羊註疏〉序》:“恨先師觀聽不決,多隨二創,此世之餘事,斯豈非守文持論,敗績失據之過哉!”徐彥疏:“餘,末也。”

10.之後;以後。

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千乘三去,三去之餘,獲其雄狐。”

前蜀毛文錫《戀情深》詞:“醉紅樓月,宴餘香殿會鴛衾,蕩春心。”

清侯方域《宦官論》:“蓋輕其為廝役,薰刑之餘,以為其惡不能有為。”

王西彥《古屋》第二部四:“於失望之餘,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反感。”

11.指後裔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楚子謂成虎,若敖之餘也,遂殺之。”

杜預註:“成虎,令尹子玉之孫,與鬥氏同出於若敖。”

12.遺棄。
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量腹而食,度形而衣,容身而遊,適情而行,餘天下而不貪,委萬物而不利。”

13.蓄積。參見“餘一餘三”。

14.鹽。

漢袁康《越絕書·外傳記越地傳》:“朱餘者,越鹽官也。

越人謂鹽曰餘。”

15.表示整數後餘計的零頭尾數。用於數詞或數量詞之後。

《孟子·公孫醜下》:“由周而來,七百有餘歲矣。”

唐杜甫《杜鵑》詩:“有竹一頃餘,喬木上參天。”

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瀧岡阡》:“石綠色,高丈餘。”

16.代詞。同“余”。表示第一人稱。

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定心廣誌,餘何畏懼兮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《楚詞》‘餘’並作‘余’。”

17.通“與”。
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·李園謂辛梧章》:“言之秦王,秦王令受之。餘(與)楚為上交。”

18.姓。

春秋吳有餘祭。見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。

阅读:1817

●餘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