螢火
(螢火,螢火)
1.螢火蟲。
《詩·豳風·東山》“熠燿宵行”毛傳:“熠燿,燐也,燐,螢火也。”
晉崔豹《古今註·魚蟲》:“螢火,一名耀夜,一名夜光,一名宵燭,一名景天,一名熠耀,一名燐,一名良鳥,腐草為之,食蚊蚋。”
唐杜甫《見螢火》詩:“巫山秋夜螢火飛,疏簾巧入坐人衣。”
《醒世恒言·獨孤生歸途鬧夢》:“白氏恐怕罰酒,又隻得和淚而歌。歌雲:螢火穿白楊,中風入荒草;疑是夢中遊,愁迷故園道。”
許傑《放田水》:“至於有些田裏,卻不過是偶然從隔丘的田裏,被微風吹來幾隻螢火而已。”
2.比喻微弱的燈火或亮光。
清孫枝蔚《喜張稚恭南還因有贈》詩:“案頭螢火乾雖久,甕裡葡萄滿自如。”
蕭紅《橋·初冬》:“也許要熄滅的螢火在我心中復燃起來,熱力和光明鼓蕩著我。”
阅读:138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