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李

ok8.org > 詞典 > 桃李

1.桃花與李花。

《詩·召南·何彼襛矣》:“何彼襛矣,華如桃李。”後因以“桃李”形容貌美。

唐張說《崔訥妻劉氏墓誌》:“珪璋其節,桃李其容。”

2.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夫春樹桃李,夏得陰其下,秋得食其實。”後遂以“桃李”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。

唐劉禹錫《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》:“一日聲名遍天下,滿城桃李屬春官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唐則天後久視元年》:“仁傑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數十人,率為名臣。或謂仁傑曰:‘天下桃李,悉在公門矣。’”明李東陽《胡忠安公輓詩四十韻》:“桃李當時盛,葭莩後代連。”川劇《柳蔭記》第三場:“老朽孟繼軻,設館尼山,數十餘年,循循善誘,教人不倦,門前桃李,廣遍江南。”

3.喻人的青春年少。

明徐渭《又啟嚴公》:“誓將收桑榆之效,以毋貽桃李之羞,一雪此言,庶酬雅誌。”

清姚鼐《旌表貞節大姊六十壽序》:“吾嘗閱歸熙甫作《顧文康之女壽序》,言其家隆盛,能以豔陽桃李之年,而有冰雪風霜之操。”

4.喻爭榮鬥艷、品格低下的小人、庸人。

唐李白《贈韋侍禦黃裳》詩之一:“桃李賣陽艷,路人行且迷;春光掃地盡,碧葉成黃泥。願君學長松,慎勿作桃李。”

宋葉適《周會卿》詩序:“一幹之蘭,芳香出林,豈紛然桃李能限斷哉!”

阅读:1177

●桃李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