郵傳

ok8.org > 詞典 > 郵傳

(郵傳,郵傳)

I

1.轉運官物,傳送文書。

《新唐書·崔衍傳》:“州部多巖田,又郵傳劇道,屬歲無秋,民舉流亡,不蠲減租額,人無生理。”

《宋史·王全斌傳》:“郵傳不通者月餘,全斌等甚懼。”

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荔枝之禍》:“郵傳者疲斃於道,極為生民之害。”

2.傳播,口耳相傳。

唐柳宗元《與裴塤書》:“有喙有耳者,相郵傳作醜語耳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阿寶》:“遂貌其呆狀,相郵傳作醜語,而名之‘孫癡’。”

II

1.傳舍,驛館。

宋王禹偁《商於驛記後序》:“吳、越、江、淮、荊、湘、交、廣,郡吏上計,皇華宣風,憧憧往來,皆出是郡,蓋半天下矣。故郵傳之盛,甲於它州。”

元周權《宵征》詩:“野路無郵傳,迢迢第幾程。”

清趙翼《送邑侯高松亭調任宿遷》詩:“郵傳連三省,漕渠過萬艘。”

2.借指驛丞、驛吏等人員。

宋蘇軾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此等朝辭禁門,情態即異,暮宿村縣,威福便行,驅追郵傳,折辱守宰,公私勞擾,民不聊生。”

阅读:1303

●郵傳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