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訟

簡體訟字的筆畫:6畫;繁體訟字筆畫:11畫。

(訟,訟)

I

sòng

ㄙㄨㄥˋ

〔《廣韻》似用切,去用,邪。〕

〔《廣韻》祥容切,平鍾,邪。〕

1.爭論;喧嚷。

《書·盤庚上》:“今汝聒聒,起信險膚,予弗知乃所訟。”

漢東方朔《七諫·怨世》:“親讒諛而疏賢聖兮,訟謂閭娵為醜惡。”

王逸註:“讙譁為訟。”

《明史·俞大猷傳》:“軍民囂訟難治,大猷導以禮讓,訟為衰止。”

清徐士鑾《宋艷·駁辨》:“文人聚訟,結習難除。”

2.訴訟;控告。

《詩·召南·行露》:“誰謂女無家,何以速我訟?雖速我訟,亦不女從。”

《論語·顏淵》:“聽訟,吾猶人也。必也使無訟乎?”唐韓愈《訟風伯》:“上天孔明兮,有紀有綱;我今上訟兮,其罪誰當?”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三》:“後其夫蹤跡至束城,欲訟李,李以婦已他去,無佐證,堅不承。”

3.指訴訟者。

宋葉適《故樞密參政汪公墓誌銘》:“政以慈愛為主,勸兩訟勿爭,詞致殷重。其人感悅,合掌結歡而散。”

陳學昭《工作著是美麗的》上卷二三:“我是抱定主張不敲竹杠,不做惡訟的。”

4.為人理冤、辯冤。

《左傳·文公十四年》:“王叛王孫蘇,而使尹氏與聃啟訟周公(閱)於晉。”

杜預註:“訟,理之。”

漢荀悅《漢紀·宣帝紀二》:“向(劉向)坐偽鑄黃金下獄,當死。

德上書訟向。有司奏德訟子罪,失大臣之體。”

《宋史·嶽飛傳》:“及紹興末,金益猖厥,太學生程宏圖上書訟飛冤,詔飛家自便。”

5.責備。
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已矣乎,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。’”何晏集解引包鹹曰:“訟,猶責也。言人有過,莫能自責。”

唐韓愈《復誌賦》:“恐誓言之不固兮,斯自訟以成章;往者不可復兮,冀來今之可望。”

趙樸初《周總理輓詩》:“長思教誨恩,恒居惟自訟。”

6.頌揚。後作“頌”。

《韓非子·孤憤》:“官爵貴重,朋黨又眾,而一國為之訟。”

陳奇猷集釋:“訟、頌通。謂全國之人為之頌德也。”

北魏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平等寺》:“今天眷明德,民懷奧主,曆數允集,歌訟同臻。”

《明史·黃鞏傳》:“行人張嶽訟其直節,贈大理少卿,賜祭葬。”

7.《易》卦名。

《易·訟》:“訟,有孚,窒惕,中吉。”

8.通“公”。公開,明白。

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:“夫有形埒者,天下訟見之。”

高誘註:“﹝訟,﹞公也。”

清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·豐部》:“訟(假借)為公。”參見“訟言”。

II

róng

ㄖㄨㄥˊ

〔《集韻》餘封切,平鍾,以。〕

通“容”。

容納。

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:“佗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,訟共禁弗予。”

張守節正義:“訟,音容。言其相容禁止不與也。”

唐柳宗元《宥蝮蛇文》:“毒而不知,反訟其內。”

清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·豐部》:“訟(假借)為容。

《淮南·泰族》:‘訟繆胸中。’註:‘容也。’”

阅读:1387

●訟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