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修邊幅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不修邊幅

【成語】:不修邊幅

【拼音】:bù xiū biān fú

【解釋】:邊幅:布帛的邊緣,比喻人的衣著、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。後形容不註意衣著或容貌整潔

【出處】:《後漢書·馬援傳》:“公孫吐哺走迎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kn72fp9.html">國士,與圖成敗,反修飾邊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kgi1ez3.html">下士乎?”《北齊書·顏之推傳》:“好飲酒,多任縱不修邊幅。”

【示例】:他又~,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,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。 ★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五回

【近義詞】:不衫不履、不拘小節

【反義詞】:衣冠楚楚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人不註意儀容、衣著

【英文】:Look what the cat's brought in!

【日文】:艖(み)なりや體裁(ていさい)に頓著(とんちゃく)しない

【法文】:avoir une tenue négligée

【俄文】:не следить за своéй внéшностью

【成語故事】:西漢末年,隗囂派馬援去四川聯合公孫共同對付劉秀。馬援與公孫述是同鄉要好,而公孫述嫌馬援不修邊幅,派官員送去官服,裝出皇帝的架子,馬援十分不悅就去投奔劉秀,見劉秀有雄才大略,就去洛陽投奔他,後來他屢立戰功,被封為伏波將軍

(不修邊幅,不修邊幅)

亦作“不脩邊幅”。

後漢書·馬援傳》:“公孫吐哺走迎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kn72fp9.html">國士,與圖成敗,反修飾邊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kgi1ez3.html">下士乎?”李賢註:“言若布帛脩整其邊幅也。”後形容不講究服飾、儀表不修邊幅。

《舊唐書·文苑傳下·溫庭筠》:“初至京師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38i1l0f.html">人士翕然推重。然士行塵雜不脩邊幅。”

清李鬥《揚州畫舫錄·虹橋錄上》:“其年短髯,不修邊幅。”

高雲覽《小城春秋》第十一章:“陳四敏的外表缺乏一般地下工作者常有的那種窮困的、不修邊幅的特徵。”

阅读:1535

●不修邊幅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