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讓

ok8.org > 詞典 > 三讓

(三讓,三讓)

1.古相見禮。主人三揖,賓客三讓。

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三揖至於階,三讓。”

《禮記·禮器》:“三辭三讓而至。”

2.指周泰伯讓位於季歷事,後人稱為盛德。

《論語·泰伯》:“泰伯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!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”

邢昺疏引鄭玄註雲:“泰伯,周太王之長子,次子仲雍,次子季歷。

太王見季歷賢,又生文王,有聖人表,故欲立之。而未有命。

太王疾,太伯因適吳採藥,太王歿而不返。

季歷為喪主,一讓也;季歷赴之,不來奔喪,二讓也;免喪之後,遂斷髮文身,三讓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列女傳·曹世叔妻》:“太伯建邠,孔子稱為三讓。”

唐駱賓王《夕次舊吳》詩:“盛德弘三讓,雄圖枕九圍。”

余疚儂《三年五月一日與同學冒雨登慧山》詩:“句吳始啟宇,三讓來就封。”

3.指古代帝王登位、大臣就封的謙讓之禮。
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漢王三讓,不得已,曰:‘諸君必以為便,便國家。’申午,乃即皇帝之位汜水之陽。”

《後漢書·和帝紀》:“故太尉鄧彪,元功之族,三讓彌高,海內歸仁,為群賢首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章表》:“曹公稱為表不止三讓,又勿得浮華。”

清趙翼《廿二史劄記·南北史兩國交兵不詳載》:“每代革易之際,以禪讓為篡奪者,必有九錫文、三讓表、禪位詔冊,陳陳相因,遂成一定格式。”

4.再三責數其過失。

5.謂以三種方式資助。

《逸周書·酆謀》:“三讓:一近市,二賤粥,三施資。”

孔晁註:“以財讓也。近來民市,旅資以思也。”

盧文弨讎校:“﹝旅資以思﹞,疑當作‘施資以惠’也。”

阅读:1248

●三讓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