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進

簡體進字的筆畫:7畫;繁體進字筆畫:11畫。

(進,進)

jìn

ㄐ〡ㄣˋ

〔《廣韻》即刃切,去震,精。〕

1.前進;向前。

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車徒皆作,遂鼓行,徒銜枚而進。”

鄭玄註:“進,行也。”

唐韓愈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河北兵未進,蔡州帥新薨。”

鄧小平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》一:“退一步才能進兩步。”

2.進仕;出仕。
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既幹進而務入兮,又何芳之能祗。”

唐韓愈《張君墓誌銘》:“皇考諱郇,以儒學進,官至侍禦史。”

3.晉升;提拔。

《書·君陳》:“進厥良,以率其或不良。”

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二世曰:‘何哉?夫高……以忠得進,以信守位,朕實賢之,而君疑之,何也?’”宋王讜《唐語林·補遺四》:“禦史多以清苦介直獲進,居常敝服羸馬,至於殿庭。”

蔣子龍《喬廠長上任記·進山》:“形勢穩定可進到局一級,出了問題可上推下卸,躲在二道門內轉發一下原則號令。”

4.推薦;引進。

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:“鮑叔既進管仲,以身下之。”

唐韓愈《與祠部陸員外書》:“執事好賢樂善,孜孜以薦進良士、明白是非為己任,方今天下,一人而已。”

清陳鱣《對策·氏族》:“進忠賢,退悖惡;退新門,進舊望。”參見“進士”。

5.上朝;進見。
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仲夏之月﹞君子齊戒,處必掩身,毋躁,止聲色,毋或進。”

鄭玄註:“進猶禦見也。”

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賓客日進,名聲聞於諸侯。”

唐韓愈《復誌賦》:“時乘閒以獲進兮,顏垂歡而愉愉。”

6.進奏;進言。

《漢書·史丹傳》:“丹進曰:‘凡所謂材者,敏而好學,溫故知新,皇太子是也。’”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奏者,進也。言敷於下,情進於上也。”

唐韓愈《歸彭城》詩:“我欲進短策,無由至彤墀。”

《續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四年》:“趙鼎進曰:‘未必敢肆殺戮,恐須劫掠耳。’”

7.進奉;奉獻。

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問有餘,曰‘亡矣’,將以復進也。”

唐王建《宮前早春》詩:“內園分得溫湯水,三月中旬已進瓜。”

明陳繼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李伯時至騏驥院,見外國所進六馬,乃畫圖之。”

清吳騫《扶風傳信錄·後會仙記》:“予姐淑貞命以此為元靈娘娘壽,謹分攜進兄,以表小妹之敬。”

8.長進;進展。

《公羊傳·隱公元年》:“此其為可褒奈何?漸進也。”

何休註:“去惡就善曰進。”

唐杜甫《送十五弟侍禦使蜀》詩:“喜弟文章進,添余別興牽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八六回:“妹妹近日越發進了,看起天書來了。”

《光明日報》1984.2.20:“此後李白立誌苦讀,果然學業大進。”

9.推重;褒揚。

《後漢書·班彪傳》:“又進項羽、陳涉而黜淮南、衡山,細意委曲,條例不經。”

唐柳宗元《非國語上·荀息》:“枉許止以懲不子之禍,進荀息以甚茍免之惡,忍之也。”

10.增進;加強。
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禮減而進,以進為文。”

鄭玄註:“進,謂自勉強也。”

宋沈作哲《寓簡》卷一:“君子欲抑陰而進陽,故陽用極數,而陰取其中焉耳。”

宋葉適《陳君墓誌銘》:“年進誌立,習通性明,服所知於家而宗族慕焉,信所行於裏而鄉黨賓焉,意愈高,力愈下。”

11.超過。

《莊子·養生主》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進乎技矣。”

成玄英疏:“又解,進,過也。所好者養生之道,過於解牛之技耳。”

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當此之時,三王之功不能進焉。”

顏師古註:“進,前也,言不在秦之前也。”

清沈鈞德《〈元詩別裁集〉序》:“讀《百一鈔》,渢渢乎,洋洋乎,氣格聲調,進乎古矣。”

12.靠近。

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喪服,兄弟之子猶子也,蓋引而進之。嫂叔之無服也,蓋推而遠之也。”

鄭玄註:“或引或推,重親遠別。”

13.飲;進食。

晉陶潛《雜詩》之二:“一觴雖獨進,杯盡壺自傾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六一回:“此時天晚,奶奶才進了藥歇下,不便為這點小事去絮叨。”

《人民文學》1977年第10期:“﹝小侯﹞說:‘走!“院士”們進晚餐了!’”

14.進入。與“出”相對。

晉王嘉《拾遺記·秦始皇》:“﹝有人身長十尺﹞雲欲見秦王子嬰,閽者許進焉。”

茅盾《陀螺》四:“一前一後趕著牽著似的,兩位女士進了公園了。”

魏巍《東方》第六部第五章:“為了進飯館和咖啡店,我受到不少的汙辱和打罵。”

15.收入;進賬。

老舍《老張的哲學》第三:“‘一年進多少學費?’‘進的好呢,一年一百五十元;不好呢,約合一百元的光景。’”參見“進項”。

16.量詞。老式房子一宅之內分前後幾排的,一排稱為一進。

《白雪遺音·玉蜻蜓·訪庵》:“[生]原來如此,寶庵共有幾進?[旦]荒庵共有七進。”

康有為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一章:“山西且有陶復陶穴之俗,雖富家為屋數十進,亦穴地中。”

峻青《海嘯》第三章:“這宅子一共有三進,臨街的第一進一排五間全是店面。”

17.通“盡”。

《列子·天瑞》:“形,必終者也。天地終乎?與我偕終。終進乎?不知也。”

張湛註:“進當為盡。此書盡字例多作進也。”

殷敬順釋文:“進音盡。”

《列子·黃帝》:“竭聰明,進智力。”

18.通“賮”、“贐”。會禮之財。泛指收入的財禮。

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:“蕭何為主吏,主進,令諸大夫曰:‘進不滿千錢,坐之堂下。’”顏師古註:“進者,會禮之財也。字本作賮,又作贐,音皆同耳。古字假借,故轉而為進。”

19.指賭博之資。

《漢書·遊俠傳·陳遵》:“相隨博奕,數負進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謂博所賭也。”

20.通“餕”。謂吃剩下的食物。

《禮記·祭統》:“百官進,徹之,下餕上之餘也。”

鄭玄註:“進當為餕,聲之誤也。”

明焦竑《焦氏筆乘·古字有通用假借用》:“《祭統》:‘百官進,徹之。’進讀為餕,進餕古通用。”

21.通“峻”。高聳。
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士君子之容,其冠進,其衣逢,其容良。”

王先謙集解引俞樾曰:“進讀為峻。峻,高也,言其冠高也。下雲‘其衣逢’,註曰:‘逢,大也。’於冠言高,於衣言大,義正相類。進峻音近,故得通用。”

22.姓。

東漢有進儉。見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。

阅读:1914

●進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