脢
脢字的筆畫:11畫;
méi
ㄇㄟˊ
〔《廣韻》莫杯切,平灰,明。〕
〔《廣韻》莫佩切,去隊,明。〕
1.脊肉;背。
《易·鹹》:“鹹其脢,無悔。”
王弼註:“脢者,心之上口之下。”
孔穎達疏:“子夏《易傳》曰:‘在脊曰脢。’馬融雲:‘脢,背也。’鄭玄雲:‘脢,脊肉也。’王肅雲:‘脢在背而夾脊。’《說文》雲:‘脢,背肉也。’雖諸說不同,大體皆在心上。”
清龔自珍《行路易》詩:“汝以黃金散盡為復來,而乃鞭其脢。”
2.不多;短促。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惟天墬之無窮兮,鮮生民之脢在。”
顏師古註:“應劭曰:‘脢,無幾也。’言天地長久而人壽短促也。”
3.見“脢胎”。
阅读:12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