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蔀
(豐蔀,豐蔀)
1.《易·豐》:“六二,豐其蔀,日中見鬥。”
王弼註:“蔀,覆曖障光明之物也。”後即用“豐蔀”謂遮蔽。
唐獨孤鬱《上禮部權侍郎書》:“或諭之曰:‘今子之道尚光,子之所以不振者晦過也,子之道豐蔀也。’”明唐順之《遊盤山賦》:“悲人生之局促,恒豐蔀以自藏。”
清譚嗣同《仁學》三五:“綿延長夜,豐蔀萬劫,不聞一新理,不睹一新法。”
2.指遮蔽光明的事物。
元虞集《德星堂記》:“仰而觀之,天容日華,初不違於咫尺;蓋嘗披衡茅,廓豐蔀,而竊窺乎勾陳、太微之間,以求夫天津、析木之次。”
元柳貫《雪後苦寒沍》詩:“遲遲陽德際明升,杲杲天光發豐蔀。”
阅读:120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