坯
坯字的筆畫:8畫;
pī
ㄆ〡
〔《廣韻》芳杯切,平灰,滂。〕
亦作“培”。
1.沒有燒過的磚瓦、陶器。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夫造化者,既以我為坯矣,將無所違矣。”
2.特指土坯。
魏巍《東方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剛要跨進他那小破坯屋,隻聽屋裏媽媽抽抽咽咽地哭。”
3.泛指半製成品。如:麵坯兒;線坯子;坯布。
4.輕賤他人之詞。相當於“料”、“貨”、“類”等。
朱自清《溫州的蹤跡》:“到了相當的年紀,便將她配人。能夠這樣,她雖然被撳在丫頭坯裏,卻還算不幸中之幸哩。”
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一幕:“荷香的娘:(罵她)討打坯!”
5.方言。猶塊,堆。
張天翼《夏夜夢》:“她媽媽隻穿著一件緊身背心,短褲也繃得緊緊的:那坯胖身子就泡得像個魚膘。”
張天翼《包氏父子》:“隻有一位先生在打盹,肥肥的一大坯伏在桌子上,還打著鼾。”
阅读:125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